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新聞) 杉原海岸遭毀 珊瑚死亡去年七倍


杉原海岸遭毀 珊瑚死亡去年七倍
台東的杉原海岸,不只有最美麗的海岸景觀,海底下珊瑚覆蓋率至少有三成,有的地方甚至高達五成,雖然大型魚類被抓光光,不過還是有很多小魚到處悠游。然而,隨著美麗灣渡假村的開發,整個海岸線不只被挖得千瘡百孔,泥砂還隨著雨水的沖刷,全都沖進了海底。環保團體連續三年在這裡調查,發現在海灣的南礁,今年珊瑚的死亡率明顯提高、有百分之七,是去年的七倍。

泥砂整個覆蓋在珊瑚上,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指出,會讓珊瑚上的共生藻無法行光合作用,也會讓珊瑚蟲窒息,因此會造成死亡,不過不只是杉原海岸,三仙台附近的基翬也在離岸很近的地點要開發、蓋水族生態遊樂區,可以預見,有開發的地區都將對珊瑚生態帶來很大的傷害。

環保團體批評,這些開發案在環評的過程中,只做了眼睛看得到的陸上環評,卻都沒有好好做海下環評、來評估真正的危害,而一旦珊瑚生態被破壞,也會跟著衝擊到當地的漁場、與當地居民的生計,根本與海洋永續的理念、背道而馳。

記者林靜梅邱福財台北報導。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墾丁添新物種 肯果柱狀海天牛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1082000060,00.html
    (中國時報潘建志)
 (照片來源: 懇管處)
     墾丁又發現新物種!高雄醫學大學邱郁文團隊在後灣海域,發現一種約零點五公分的海蛞蝓,經查證後為「肯果柱狀海天牛」(暫名),是台灣首次紀錄。這種海天牛會吸食共棲香蕉藻內的葉綠體,用來行光合作用產生能量,非常特別
     十年前邱郁文遇到一個小女孩,拿著一串香蕉藻跟他說,「老師,藻裡面有小動物耶!」邱郁文發現竟然是一隻海蛞蝓,當時因為忙碌暫時擱下,不過之後就找不到牠的蹤影了。
     十年來邱郁文一直思思念念這個他戲稱為「香蕉毛毛蟲」的小東西,但尋尋覓覓總找不到。上周他的團隊到墾丁採樣時,學生竟然在後灣海域發現牠的蹤跡,讓他一償宿願。
     經查證後,這種生物學名為Ercolania kencolesi,尚無中文名稱,暫時名為「肯果柱狀海天牛」。牠原本只分布在澳洲大堡礁、北昆士蘭到到關島一帶海域,這次在墾丁發現,大大擴展了牠的分布北界。
     邱郁文說,肯果柱狀海天牛習性非常特殊,會從共生的香蕉藻細胞壁上鑿出一個洞,然後鑽進去,吸食細胞液,也會刮食、收集在藻壁的葉綠體,並儲放在體內不消化,成為牠的「電池」,靠光合作用產生的能量生活
     有趣的是,肯果柱狀海天牛有沒有吃飽,可從體色看出端倪,吃飽的海天牛是綠色,飢餓時則呈黃褐色。牠也會將卵產在被挖空的香蕉藻內,孵化後藻體也隨著崩解,浮游的小幼蟲就被釋放出來,可說一生完全靠香蕉藻存活。
------------------------ 
  補充圖片: 
                                   香蕉藻  (http://fr.wikipedia.org/wiki/Boergesenia_forbesii)
 
     澳洲北昆士蘭所發現的Ercolania kencolesi -    ( 來源: http://www.seaslugforum.net/find/20709 )
Ercolania kencolesi的卵群產在香蕉藻壁上)
 Ercolania kencolesi 的卵群與成體)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獵豹 (Acinonyx jubatus):陸地上跑得最快的哺乳動物

獵豹 (Acinonyx jubatus):陸地上跑得最快的哺乳動物-極速可超過110公里。

「成年獵豹」 頭小,體型流線。在雌雄同時出現時可略為比較出「雄性大於雌性」;單獨出現時則不容易做出分辨。此外,獵豹的臉上擁有明顯的「黑色淚痕」標記,胸、腹部和尾部都為白色,其餘則佈滿了由淺褐色短毛打底的「黑色實心斑點」尾巴末端的黑色條環,也都是由斑點聚集而成它們提供獵豹,蟄伏、守獵時能隱身於大地的保護色;以增加射獵的成功率。「幼豹」除了別具特色的黑點外,和成年獵豹最大的不同處在於:軟長毛和頸、背上灰白色的鬣鬃(mantle)。兩者可同時提供「保護」及「威嚇入侵者」的功能給孱弱的幼豹。 奔跑時,獵豹可在三至四秒內加速至100公里/小時,並在高速下急轉以利貼近突然轉向的獵物。(但在急速奔馳約350至550公尺後,獵豹會停止奔跑,以防熱衰竭對生命造成影響。)「極致的速度」和「矯捷的方向掌控能力」,都是來自於那幾乎配合的精準而完整的設計:加大的鼻孔(腔)和心肺、柔軟的脊椎、高度進化且能同時運作的肌肉、半縮回的腳爪(semi-retractable claw)、紋路粗糙的腳掌,以及長而有力並具有船「舵」性能的尾巴。「高效率的呼吸循環系統」和因為「脊椎、肌肉」而發展出的高伸展性,在「腳爪、腳掌」提供的抓地力,以及「尾巴」的平衡、導向功能協助下,讓獵豹的速度和靈活,有如那基因裡的密碼突然蹦上了每根神經般,直接而自然的呈現!
影片的開始,高土丘上趴著一大一小的獵豹這無意顯示出了獵豹的「生活」與「獵食」型態。 公的獵豹喜歡群聚生活,並以「同胎兄弟」為聚落單位;母的獵豹則習於獨立生活,並在懷胎後自行生產和照料小幼豹。獵食時,獵豹喜歡蹲坐於高處觀察獵物的動態此時,臉上的「黑色淚線」能幫助眼睛減少反光以尋找合適的機會突襲;那將有利於獵豹每一份速度上的爆發力,能被適當的運用。 假設,影片中的獵豹為同一隻,那麼,我們幾乎已真實地觀察到「母」獵豹的原始生活樣貌了! 最後,為大家介紹獵豹的其中一種發聲–呼嚕聲(purring);這是牠們感到愉快和舒適時的表現(影片最後可聽到)。 希望朋友們也都像末段影片裡的獵豹一樣,擁有快樂、滿意的生活! [UH]
 目前,獵豹被「國際自然保護組織」歸為「易危物種」。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為何亞馬遜的樹蛙能如此活躍? Why Amazon is hopping with treefrogs?



不同種樹蛙在亞馬遜流域混合生存已超過六千萬年,也增加了樹木、鳥類、昆蟲的生物多樣性。-Stony Brook University. (US)

 樹蛙是了解兩棲類多樣性中相當重要的研究對象,在某些雨林中,樹蛙涵蓋了將近一半的兩棲生物。”— 美國Stony Brook 大學的生態與演化學副教授 John J. Wiens.這麼說。
 “樹蛙同時提供了明顯例子來說明亞馬遜具有高度的地區(local-scale)生物多樣性,在亞馬遜雨林中某些地方,小區域的樹蛙種類就多過於橫跨北美或歐洲的全部數量。這個研究刊登於 Ecology Letters.
研究者收集了全世界123個地區樹蛙的種數,並且利用DNA序列以新的演化樹分析360種樹蛙資料。亞馬遜雨林地區樹蛙的豐富度不能只以溼度、熱帶氣候作為解釋的條件 Wiens: 事實上,我們發現許多位於亞馬遜流域以外的熱帶雨林區,樹蛙種類比起某些在北美的溫帶地區還要少。
這些結果對人類表達了重要的意義。 由這些結果顯示,亞馬遜流域某些地方的兩棲類需要超過五千萬年才得以發展出驚人的生物多樣性。
假使在未來的數十年,兩棲生物因為人類活動破壞了亞馬遜雨林而走向滅絕,可能得花上好幾千萬年才能讓如此奇妙的生物多樣性再度回復。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蜂鳥(Trochilidae)

世界上體型最小的鳥類.飛行時鼓動翅膀的次數可高達每秒15至80次(依體型而定).光就那快速振翅的動作,對蜂鳥的幫助不只限於飛行,更包含了對牠命名、進食習慣及其地域性的影響.原因在於,頻繁鼓翅的同時會發出一種類似蜜蜂飛行時的聲線,因而命為"蜂"鳥,除此之外,更導致了熱量的高度消耗,而需頻繁進食(10至15分鐘一次).因此,形同生命般重要的食物,讓牠們都以高規格的防衛加以保護-地域性便油然而生囉! :) [UH]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